一、专业发展概况
申报工商管理专业既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院专业结构调整的需要。2002年组织申报工商管理专业,2003年2月教育部批准我校2003年开始进行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同年我院开始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当年招生65人,2004年招生数为79人,2005年招生数为83人,2006年招生数为76人,目前在校生238人。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导向,面向社会实践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三、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人才培养定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精神兼备的“四能”人才。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安徽,面向“三农”,面向基层,面向中等职业教育,为首页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及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1、建设目标
到2011年,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总数将达到20人左右,教师队伍在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上基本趋于合理,总体上达到全院平均水平。高职称比例达到30%左右,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70%以上,大幅度提高拥有博士的比例。逐步建立横跨各学科组(学科带头人)以及项目团队等弹性组织架构。对于青年教师,以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教学名师建设为基础,尽快使青年教师由一个合格教师,向学术骨干、学术方向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发展。
师资来源途径主要为引进、自我培养等。具体计划如下:
年份
师资结构
解决问题
改善途径
2006
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助教2名,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硕士学位3名
职称较低
科研能力弱
引进、自我培养
2007
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4名、助教4名,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硕士学位5名
职称较低
科研能力弱
实践基础差
引进、自我培养
岗位实习、课题研究
2008-2011
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10名以上、助教4名,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硕士学位比率70%,博士学位比率10%。
科研能力弱
引进、自我培养
岗位实习、以老带新
2、建设措施
1)创造健康、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开拓进取的工作环境。
2)改善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师德修养。
3)建立竞争机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4)重视和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具体措施为:试讲制度,实施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公开课制度,以老带新制度,开展年度讲课比赛;开展年度教学进步奖评比等措施。
5)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引进和在职培养相结合。充分利用相关高校合作办学的契机,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在职进修和提高;要特别重视提高教师英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积极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实践工作。
6)积极引进人才,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二)课程建设规划
1、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重点:抓好7门课程的建设。包括已在建课程,具体为: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咨询与诊断。拟通过5年的时间,建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重点课程。
2006年-2011年,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将《管理学》课程确立为本专业的第一期精品课程建设,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确立为本专业的第二期精品课程建设,建设重点是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2006年-2011年,在重点课程方面,将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咨询与诊断建成校级重点课程。
2、建设措施
(1)实行课程组长负责制。将专业核心课程均安排课程组,并指定专人负责,课程组长负责课程的整体建设,包括统一指定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编定试题库以及案例、集体备课、集体出卷、集体阅卷、统一试卷分析、统一组织课程上网工程等。课程建设费用由课程组组长安排使用。
(2)加大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研究。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改革,包括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改革等。实行固定教研研讨日制度,在双周三的下午进行教学改革研讨。
(3)选择部分课程实行双语教学。为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使学生适应国际企业管理的需要,在工商管理专业的部分专业核心课程中实行双语教学,初步拟定以下三门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三)实践教学建设规划
1、建设目标
建立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外实践和课内实验两个部分。组建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具体包括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和模拟沙盘实验室,同时购置一些课程实习软件。联系稳定的实习基地10个以上。
2、建设措施
申请建设经费,力争在2008年底建成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申请建设经费,力争在2009年底建成模拟沙盘实验室。第二课堂与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与省内外企业的联系,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定期邀请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来我校做报告。并在部分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引进工商管理实验专业人员,对工商管理的实践教学采用专人的管理。
(四)专业图书资料室建设规划
进一步充实图书资料,花五年时间,使工商管理学科的图书资料达到国家教育部的规定要求;同时加强与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兄弟院校和有关科研单位的交流和合作;有效利用校外资源。
(五)成立现代企业管理研究所
承接企业管理培训与咨询项目,加强产学联系,促进专业教师对管理实践的认识,提高研究水平,以此促进专业知名度的提升。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