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发展概况
财务管理专业是我校2005年才开始招生的专业,是依托校重点扶植学科管理学学科和有较长办学历史的财务会计教育专业建立起来的。该专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对理财人才迫切需求而开设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该专业刚招生两个班,93个学生。
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面向21世纪,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对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相结合,注重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
三、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建设总体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
在“十一五”期间将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特色的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建设成为安徽省财务管理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和技师型人才培养基地。
2、建设思路:
(1)凝炼专业特色和方向。以财务管理专业为基础,构建公司理财、金融理财等为专业方向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力求为社会培养应用性的财务管理人才以及大众性的金融理财管理人才。
(2)汇聚专业队伍。大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培养,使财务管理学专业拥有在安徽省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锻造一支勇于创新和吃苦耐劳的名师型专业队伍,使更多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技能。
(3)铸造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把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安徽省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
(4)共建教学研究基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省内省外的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交流与合作;构筑起本专业领域省内外交流与信息共享的平台,聘请省内外专家、教授,开展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科研合作,促进我院财务管理专业的更好发展。
四、专业建设措施
1、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因此今后4年,我系将集中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大力引进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聘请名校名师作客座教师,另一方面在保证基本专业课教学工作的前提下,着力培养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师资建设的具体目标是:
(1)一线专业教师的数量达到10人。
(2)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位达90%,具有博士学位≥2人。
(3)教师队伍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达到3-4人,教授≥2人。
(4)教师队伍中出外短期进修或作访问学者的比例达到10%。
(5)选拔培养省级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1—2人;35岁以下青年骨干教师1人;优质课程主持人1人。
2、课程与教材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课程教学水平,我系将对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如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等有关课程成立课程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并定期对各课程组的建设情况如资料收集、教案、教学效果进行检查,督促有关课程按有关计划进行。建设期内,财务管理专业要拥有校级重点课程和重点扶持课程≥2门。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教材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为了给学生提供优秀教材,我们在选用教材时,牢固树立目标意识、精品意识和更新意识。在选用教材时,从培养目标出发,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以及由著名大学教授主编的教材,并紧密结合学科、专业调整,更新教材,努力保持教学内容基础性、先进性与前沿性。注意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质量的新教材,鼓励教师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编写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的自编教材与实习指导书。在建设期内,主编和参编公开出版教材≥2部;专业必修课程选用国优、省优、部优或面向21世纪教材比率≥60%;选用外语原版教材≥1种。
3、教学条件建设
在建设期内,将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积极向学校提出有关建议,采购新的实验设备,筹建新的实验室,争取使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教学设备的配置要能满足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教学的需要,达到单人操作;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开出率为100%,综合性实验开出数占总实验数的比率≥80%,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率≥20%;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固定校外实习基地≥3个;自行研制和开发多媒体课件≥2个;建成网上运行的多媒体资源库(软件库、素材库、试题库等)≥1个。
4、教研与科研建设
在建设期内,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要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1项;每年教师人均公开发表教研论文≥1篇;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每年教师人均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篇。
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手段上,要积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开展教学,争取在“十一五”期间采用多媒体授课率达40%。
管理学院财务会计系
二〇〇五年十月